1999年b:《礼记正义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。
这种生活情境,称为天放(自然放任)。进入专题: 《马蹄》 庄子 。
《马蹄》,以篇首二字为篇名。至德之世,人民依常性而生活,织而衣,耕而食,人们过着素朴无华的日子,无所饰于仪容,没有机心,不相戕贼,山泽遨游,自由自在。一、治的危害性 马,蹄可以践霜雪,毛可以御风寒,龁草饮水,翘足而陆,这是马的真性。这和《至乐》篇鲁侯养鸟的寓言一样,以鸟养养鸟的方法是:栖之深林,游之坛陆,浮之江湖,食之鰌从残生伤性的观点,否定了传统是非的论断以及君子小人之分,这论点足够惊世骇俗的。
二、残生损性 自古以来,任何一场战争,任何一项政举,莫不假仁义而为之,受害者则归平民。圣人未必崇高,小人未必卑下。2.神人的超越精神:不食五谷,吸风饮露。
接着庄子又引出尧让天下于许由、肩吾问于连叔二段,借重言引证无名、无功、无己。有人用它来治疗士兵冻裂的手脚,其结果大败敌人而得到割地封赏。不夭斤斧,物无害者,无所可用,安所困苦哉。庄子借接舆之口,对神人(即至人)作了如下的描述: 藐姑射之山,有神人居焉,肌肤若冰雪,绰约若处子。
小麻雀的笑大鹏,关键所在,在于小大的分别,因而庄子最后用小大之辩作为结语,以示小天地和大世界的不同,并明世俗价值与境界哲学的差异。《逍遥游》提供了一个心灵世界——一个广阔无边的心灵世界。
《逍遥游》可说是一篇价值转换或价值重估之作。……之人也,之德也,将旁礴万物以为一,世蕲乎乱,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。庄子彻底扬弃市场价值,另辟一番新天地,无何有之乡,广莫之野,彷徨乎无为其侧,逍遥乎寝卧其下。我们读任何一代的历史,都是令人惊心动魄的,多少聪明才智的人,一个个被治者谋害,一群群被权者屠杀,只是为着求名争利,为着求功争位。
之人也,物莫之伤,大浸稽天而不溺,大旱金石流、土山焦而不热。因而,所谓至人无己,即至人去除为形骸、智巧、嗜欲所困住的小我,扬弃世俗价值所拘系的小我,使自己从狭窄的局限性中提升出来,而成其大我。2.寄沉痛于悠闲 惠子又以大樗为例,说庄子的言论大而无用,不为当世所采录。本篇描绘着一个自由飞翔的开放心灵,呈现出一种博大无碍而与物冥合的精神境界。
自我无穷地开放,向内打通自己,向外与他人他物相感通、相融合。乘云气,御飞龙,而游乎四海之外,即形容神人透破现实的藩篱而精神上达,超出物质形相的拘限而心灵飞扬。
庄子在这里不用克己而用无己,正是儒、道两家精神的不同处。庄子深深了解到,人的闭塞,在于见小而不识大,因而他第一番手笔,在于描写一个大:他从经验事物中抽离出来,借变形的巨鲲大鹏,突破物质形相的拘限,创造一个无边的大世界,托出一番浩瀚的大气象。
世间多少智巧的狸狌,奔走活动,卑身谄求,以取功利,结果中于机辟,死于罔罟。乘天地、御六气四句是写至人无己的境界(所谓至人,亦即无功、无名的神人、圣人,三者名异实同,故《庄》书上至人、神人、圣人互用)。如《秋水》篇所说的,一个人受空间的范限、时间的固蔽以及礼教的束缚(拘于虚、笃于时、束于教),所以心量打不开。至人所通向的大我,非生理我,非家庭我,亦非社会我,乃是宇宙我。小麻雀跳跃于棘丛矮树之间,对于鹏飞南溟的盛举,大惑不解而发出讥笑的问话。4.宇宙精神 从知效一官到至人无己一段,节次描写不同境界的几种人。
庄子用无己,真是透脱之至,他使人从智巧欲念中提升出来而精神上达,使人遮拨俗情而臻至太上忘情之境。《逍遥游》是描述一种透脱的心境——一种优游自在、徜徉自适的心境。
因而,儒家的克己,往往导致闭塞的人生。三、寄沉痛于悠闲 本篇末了两段,借着和惠子的辩论,提出实用的问题来。
写到这里,是一篇的高峰。培养开放的心灵,才能使人从狭窄的俗世与常识的拘囚中提升出来。
庄子末后点下一笔以小匹大的可叹,以尽小不及大之意。在宋荣子看来,世俗世界中这四等人,汲汲然于一己的浮名虚誉,实如同斑鸠麻雀跳跃于蓬蒿艾草之间。宋荣子是有主体性的人,以本心为重,把握真实的自我,肯定内在实德在己,外在毁誉由人,宋荣子的扬弃社会市场价值,超迈特行,孑然独遗,其生命的风格确是不同凡响。人要透破时空与礼教的束缚,心灵才能开放。
苦学、锻炼、磨砺,都是积厚的工夫,经过积厚的工夫,才能发挥出他的功能与力量来。1.不同的价值取向 惠子说大瓠无用,庄子批评他拙于用大,指出东西本身并非无用,只是由于使用者和使用方法的不同,因而它所发挥的功能与产生的效果也就有了很大的不同。
3.神人的精神定力:之人也,物莫之伤,大浸稽天而不溺,大旱金石流、土山焦而不热,写神人的心灵独立自足,不为外境所牵扰。冥灵、大椿活着千年万载,是为大年。
3.以小匹大 大鹏积厚图远,其高举之志,为俗世中小麻雀型的人所怪异,于是庄子创造蜩与学鸠的寓言,以抒发感怀。二、磅礴万物的心胸 上文宋荣子誉不劝非不沮是写无名,庄子借宋荣子为圣人无名作形。
《逍遥游》主旨,便是至人乘天地、御六气以游无穷。他能超越世俗是非毁誉的标准,把真我的存在和外界的物议划分开来。庄子借适莽苍者,三餐而反,腹犹果然冥灵、大椿活着千年万载,是为大年。
乘云气,御飞龙,而游乎四海之外。庄子的无己,则产生开放的心态。
列子飞翔太空,高蹈自在,飘然神态,达于虚灵境界(御风而行,泠然善也)。2.深蓄厚养 溟海不深则无以养巨鲲,水积不厚则无以浮大舟,风积不厚则无以展大翼。
鹪鹩的一枝,偃鼠的满腹,都是取足一己而不贪欲的意思,世人汲汲于功名,其根源处,即是贪欲的表现。世人常汩没于嗜欲圈里而不得超拔,涉身于名位场中而不得自由,庄子则扬弃一向为大众所追求的功名、利禄、权势、尊位等等世俗价值,摒弃以往立功、立德、立言的价值表。